发生踩踏事故的原因有:
1 人群较为集中时,前面有人摔倒,后面人未留意,没有止步;
2 人群受到惊吓,产生恐慌,如听到爆炸声、枪声,出现惊慌失措的失控局面,在无组织无目的的逃生中,相互拥挤踩踏;
3 人群因过于激动(如兴奋、愤怒等)而出现骚乱,易发生踩踏;
4 因好奇心驱使,专门找人多拥挤处去探看究竟,造成不必要的人员集中而踩踏。在这样拥挤行进的队伍中,如果前面有人摔倒,人群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连锁倒地,发生拥挤踩踏现象。
从地点上,校园踩踏事故几乎都是发生在学校教学楼的楼梯上,且大多数发生在楼梯的拐角处。从时机、场合上看,踩踏事故多发生在学生下晚自习、参加升旗仪式、做操、集会、下课、放学、就餐等群体活动的往返途中。
从人群特点上,小学生和初中生就读的学校最容易发生踩踏事故,其中小学的发生概率又高于初中。从危害后果上看,踩踏事故一经发生,几乎都会造成学生伤亡的结果,且往往是群体性伤亡,危害极大,影响恶劣,社会关注度高。
扩展资料
踩踏事故的原因:
1、逆行
在拥挤的通行人群中逆行是高度危险的行为。在狭窄的楼梯上,一部分学生上行,另一部分学生则下行,当通行人数众多,上、下行人群互相干扰、阻碍时,很容易导致学生恐慌和互相推挤,进而引发踩踏事故。
2、不慎摔倒
在拥挤的通行人群中摔倒,往往会成为踩踏事件的直接诱因。由于行走时注意力不集中,在下台阶时不慎踩空而摔倒;或者由于雨雪天楼梯湿滑,行走时不慎滑倒,而紧随其后的学生由于后面人群的裹挟前行无法止步,相继被绊倒,从而发生踩踏事故。
3、在行进中弯腰系鞋带、捡东西。在下楼梯过程中,鞋突然松了,或者东西掉地上了,很多学生的第一反应是是停下来解决问题。殊不知,如果人群拥挤,后面的人由于反应不及,很可能踩踏过去或被绊倒,从而引发事故。
如何应对校园踩踏事故
如何应对校园踩踏事故?近年来,校园践踏事件时有发生,而学校又是人群密集的地方,当发生突发情况的时候,如果学生的意识不强,就很容易发生校园踩踏事故,那么如何应对校园踩踏事故?
如何应对校园踩踏事故1
一、启动应急预案
踩踏事故发生后,学校要立即启动《学校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迅速拨打120、110电话呼救,抢救受伤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同时做好伤亡者家长的工作。
二、快速疏导现场人员
学校要利用一切有效手段快速疏导现场人员,让学生尽快疏散到安全地点,禁止无关人员滞留现场,防止有人故意制造恐慌气氛,避免再次发生事故。
三、紧急救护伤者
1、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后,一方面赶快报警,等待救援,另一方面,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
2、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伤者、 老人
儿童及妇女的原则。判断伤势的依据有: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者伤势较重;脉搏急促而乏力者伤势较重;血压下降、瞳孔放大者伤势较重;有明显外伤,血流不止者伤势较重。
3、当发现伤者呼吸、心跳停止时,要赶快做人工呼吸,辅之以胸外按压。
如何应对校园踩踏事故2校园是个人群密集的地方,人多了,就会乱,就会发生踩踏事故。一般踩踏事故多是发生在事态紧急的状态下。或者是突发事件。校方在建校之时就应该先预案好防止踩踏事故的发生。这是最基本的。有纪律有条理的训练学生。
1、方制定防踩踏事故预案
不管是小学,中学,高中,幼儿园,都需要制定一个防踩踏事故应急预案。主要目的是为了预防和减少校园拥挤和踩踏事故,全面提高校园处置拥挤踩踏事故的应急能力,确保校园拥挤踩踏0事故。
2、强内部管理,明确责任,落实措施
努力完善校园安全工作制度,建立并有效执行安全值勤制度,以“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为原则,开展一日三巡检查工作,督促班主任认真执行放学制度,杜绝楼道拥挤现象,确保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3、示标志要明确
在过道及楼梯明显位置张贴“靠右行走”、“请勿拥挤”等提醒标志,保持楼梯及过道通畅无杂物堆积,雨雪天时教育提醒幼儿通过过道及楼梯要慢行,并设置防滑设施和防滑标志。
4、期培训演练
就如同早上要做广播操一样。要整齐划一。步调一致。要教育、督促学生在楼梯间行进中做到“三要”:一要靠右行走,二要缓慢行走,三要互相礼让;“十不”:一不抢先,二不奔跑,三不拥挤,四不推撞,五不嬉笑打闹,六不聊天,七不弯腰捡拾物品,八不停下系鞋带,九不停留等人,十不逆向行走。
5、险区域检查整改
定期检查校园各个地方,防止发生踩踏事件。要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对楼道、楼梯设备设施的专项检查,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保持楼道、楼层的照明设施完好,发现损坏及时更换;对不符合标准和不牢固的楼道栏杆、楼道扶手进行加高、加固;对无能力排除的安全隐患要及时上报教育局。
1、人群较为集中时,由于拥挤或不慎前面有人摔倒,后面人未留意,没有止步导致踩踏。
2、人群受到惊吓,产生恐慌,如听到尖叫声、爆炸声、其它刺耳的声音和突如其来的变故,出现惊慌失措的失控局面,在无组织无目的的逃生中,相互拥挤踩踏。
3、人群因过于激动(兴奋、愤怒等)而出现*,易发生踩踏。
4、因好奇心驱使,专门找人多拥挤处去探索究竟,造成不必要的人员集中而导致踩踏。
5、在上下楼梯时,故意拥挤、起哄、恶作剧、打闹、推搡、突然停留和开玩笑等,特别在人多时,有上述情况发生,更容易发生踩踏事故。
二、 预防踩踏事故十条建议
1、在楼梯通道内,上下楼梯都应该举止保持文明,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打闹、不故意怪叫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
2、下楼的学生(文章来源)应该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
3、发觉拥挤的人群向自己行走的方向来时,应立即避到一旁,不要慌乱,不要奔跑,避免摔倒。
4、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被人流推倒。
5、假如陷入拥挤的人流时,一定要先站稳,身体不要倾斜失去重心,要用一只手紧握另一手腕,双肘撑开,平放于胸前,要微微向前弯腰,形成一定的空间,保证呼吸顺畅,以免拥挤时造成窒
息晕倒。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弯腰捡鞋子或系鞋带,有可能的话,可先尽快抓住坚固可靠的东西慢慢走动或停住,待人群过去后再迅速离开现场。
6、若自己不幸被人群拥倒后,要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7、在人群中走动,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
8、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以保护自己和他人。
9、在人群慌乱时,脚下要注意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10、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什么样的场所踩踏险情容易发生?应如何避免涉身其中?当人们身处踩踏险情之中时,如何在混乱的人群中成功脱险?
问:哪些公共场所容易发生人群拥挤踩踏的危险?
答:主要还是空间有限,而人群又相对集中的场所,例如球场、商场、狭窄的街道、室内通道或楼梯、*、酒吧、夜总会、宗教朝圣的仪式上、彩票销售点、超载的车辆、航行的轮船等都隐藏着危险,人群的情绪如果因为某种原因而变得过于激动,置身其中的人就有可能受到伤害。 问:身处拥挤的场所中,个人应注意什么?
答:置身于拥挤的场所中,作为微小的个体要时时保持警惕,不要总是被好奇心理所驱使。当面对惊慌失措的群体时,自己不要被感染,一定要保持冷静,惊慌只能使情况变得更糟。具体地说就是,第一,进入场地前先找到安全出口所在,一旦发生危险后,可以有目标地脱险。其次,当身不由己陷入混乱的人群中,要远离店铺或柜台的玻璃,如果被人踩倒摔在玻璃上,难免受伤。再次,双脚站稳地面,如果具备条件,可以抓住身边一件牢固的物品。此外,在空间局限的场所,例如*、球场、商场、彩票销售点和车船上,个人应听从组织者的安排,遇到突发情况时,在组织者的疏导下有序撤离,做到互相谦让,特别是让老人、妇女、儿童首先撤离到安全的地方。
最后,也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一点是,如果出现拥挤踩踏的现象,应及时联系外援,寻求帮助。例如,拨打110、999、120等。
问:哪类人群会首先受到伤害?
答:主要还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因为这些人群属于弱势群体,在混乱的人群中,往往因为力气小,个子矮,或者是腿脚不方便,跑动不及而被人撞倒,受到伤害。
问:哪些因素会导致踩踏的发生?
答:可以总结为以下五点:其一是前面有人摔倒,而后面的人没有止步造成的踩踏。其二是人群在受到惊吓和恐慌后,所表现出惊慌失措的局面,大家在逃生中互相拥挤,甚至踩踏,案例1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三是人群因为过度兴奋而造成踩踏事件的发生,这一点尤其在宗教朝圣的仪式中表现得很明显。其四正好相反,当人群中产生愤怒或者激动的情绪时,失去理智的人们会发生踩踏。其五是由于好奇心驱使造成的踩踏。
问:如果出现场面混乱,哪些做法将会使局面更严重?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问:身处混乱的人群中,个人应如何安全脱险?
答:如果在行进中,发现慌乱的人群朝自己的方向拥过来,应快速躲避到一旁,或者蹲在附近的墙角下,等人群过去后,至少再过5分钟离开。如果身不由己被人群拥着前进,要用一只手紧握另一手腕,双肘撑开,平放于胸前,要微微向前弯腰,形成一定的空间,保证呼吸顺畅,以免拥挤时造成窒息晕倒。同时护好双脚,以免脚趾被踩伤。如果自己被人推倒在地上,这时一定不要惊慌,应设法让身体靠近墙根或其他支撑物,把身子蜷缩成球状,双手紧扣置于颈后,虽然手臂、背部和双腿会受伤,却保护了身体的重要部位和器官。
在网上的最新的一则新闻显示说,在河南濮阳这个地方的一个小学里面,发生了一起校园踩踏事故,导致二十几个学生死亡。这则新闻让我们感到悲痛,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对于这起校园的踩踏事故,从中我们能吸取到什么样的教训呢?踩踏事故的预防与自救一起来看看。
1、濮阳小学发生踩踏事故
新京报快讯(记者王煜)今日(22日)上午,新京报记者独家从涉事学校两名教师处获悉,踩踏事故发生时系早读课下课时间,学生集中前往厕所,为10分钟后的月考做准备。
新京报此前报道,河南濮阳县第三实验小学发生一起踩踏事故。事发后,新京报(微信公号ID:bjnews_xjb)记者独家从濮阳县应急办获悉,初步查明,共有22名学生受伤,其中1人送医途中死亡,1人抢救无效去世,另有2人重伤。
今日上午,涉事濮阳县第三实验小学两名教师向新京报记者确认,事发时为下课时间,多名学生前往厕所。一名教师介绍,今日学校月考,按照原计划,8点20分早读课结束,8点30分开考,因此出现学生“集体上厕所”的情况,并出现混乱,导致踩踏事故。上述教师称,事发后,月考即行取消。
2、拥挤踩踏造成的伤害
拥挤踩踏事故造成伤害的直接原因,在于拥挤的人群重力或推力叠加。如果有十来个人推挤或压倒在一个人身上,其产生的压力可能达到1000公斤以上。造成伤害的原因正是这种无法承受的压力,死亡也是这个原因。
人的胸腔被挤压到难以或无法扩张,就会发生挤压性窒息。这种挤压往往又不能在短时间内解除,于是受压力超过极限的人员会发生死亡事故。有死亡案例受害者并非倒地,而是在站立的姿势中被挤压致死。
3、易发生踩踏事故的情形
人多是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基本原因,所以事故常发生于学校、车站、机场、广场、球场等人员聚集地方;发生的时间常见于节日、大型活动、聚会等。在学校,由于学生喜欢打闹并且没有缺乏安全意识,也容易发生拥挤踩踏事件。
发生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因很多。常见情况是人群因兴奋、愤怒等过于激动的情绪,从而发生骚乱;有时候发生爆炸、砍杀或枪声等恐怖事件,人们急于逃生而致局面失控;也有一些人好奇心重,哪里人多往哪里挤,凑看热闹而致发生。
这次上海外滩拥挤踩踏事件很典型:广场、节日、情绪兴奋,传闻还有土豪撒钱。
4、踩踏事故的救命姿势
先发一张不慎倒地时的救命姿势图:
在拥挤踩踏事件发生时:
请想尽办法不要被挤到;
如果不幸倒地,应该争取迅速起来离开;
如果起不来,以下是救命姿势:
1)两手十指交叉相扣,护住后脑和颈部;两肘向前,护住头部;
2)双膝尽量前屈,护住胸腔和腹腔重要脏器,侧躺在地。
如果没有倒地,在拥挤人群中,请保持类似拳击式(双手握拳在胸前;或一手握拳,另一只手握住该手手腕),双肘撑开平放胸前,用力保护自己的胸腔,保证自己能够呼吸,顺着人群,寻找机会从侧边离开。
发生踩踏事故的个人预防与应对
对于个人而言,拥挤踩踏故事不可知、不可控。最好的方法是少去人多聚集并且可能情绪高昂、情绪失控的地方。
当然,我们避免不了去车站、广场等之类的公共场所。这时,每个人应保持平常心,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如果参加非常嗨的演唱会,旁边的座位虽然不利于看到明星,但在发生事故时比较容易撤离。在类似集会散场的过程中,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
如果人群向你汹涌而来,不要去观看发生什么事时,赶紧退避到一旁,不要慌乱,不要奔跑,避免摔倒。
如果你是在人群中,请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那样很容易被人流推倒。假如你的鞋子被踩掉,或者包包等重要物品被挤掉,不要弯腰拾捡,生命永远比物品重要。
如果有机会,抓住牢固的东西慢慢走动或停住,待人群过去后再迅速离开现场。遇到台阶或楼梯,如有可能,请抓住扶手停止或走动。
如果被人群挤倒,请使用第一张图的救命姿势保护自己。
如果自己前面的人突然摔倒了,要马上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有人摔倒了!”,并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再向前靠近;及时分流拥挤人流,组织有序疏散。
但如果个人场面无法控制,请走为上策,救人的首要原则是保证自己安全。
如果有儿童,最好的方式是把他们举过肩膀,迅速离开。
每个国家都发生过严重的踩踏事件,导致死亡和受伤的人数不断增加。2014年上海外滩陈毅广场发生的拥挤踩踏事件,给人们带来了不可言喻的复杂心情。接下来就由本站我为大家盘点各地发生的踩踏事件以及起因,感兴趣的不妨一起往下看~~
盘点各地发生的踩踏事件
1、2010新疆阿克苏第五小学发生踩踏事故;
2010年11月29日12时许,位于新疆阿克苏市杭州大道的阿克苏第五小学发生踩踏事故,近百名孩子受伤被送往医院。
2、2011印度西南喀拉拉邦踩踏事件;
2011年1月14日晚间,印度西南喀拉拉邦发生重大踩踏事件,至少造成100人死亡和数十人受 伤。事发前,当地印度教徒正在庆祝宗教节日。印度警方表示,由于许多重伤员被送往附近医院救治,因此死亡人数有可能继续上升。
3、1990麦加踩踏事件;
最悲惨的踩踏事故发生在1990年的麦加,1426名朝觐者在通往麦加圣地的行人通道中被踩死或窒息而死。这起事故中的两名幸存者告诉美联社记者,这场灾难始于一群朝觐者“撞上”往另一方向走的大量朝觐者。沙特内政部新闻发言人曼苏尔·图尔基24日晚些时候说:“很不幸,事情发生在顷刻间。”他说,高温和朝觐者身体疲惫可能也是造成这次悲剧的原因之一。沙特气象部门说,当天麦加最高气温达45摄氏度。
4、2010柬埔寨踩踏事件;
2010年11月22日晚,柬埔寨首都金边钻石岛送水节活动上发生严重踩踏事件造成数百人死亡。当地时间22日夜间,柬埔寨首都金边钻石岛发生严重踩踏事件,目前死亡人数已上升至347人,另有至少410人受伤。柬埔寨25日将就这一事件举行全国哀悼,并向遇难者家属和伤者发放抚恤金。柬埔寨首都金边日前发生该国数十年以来最为严重的踩踏事件,已经夺去将近350人的性命,目前遇难者身份鉴定工作已经展开。 此外,400多人在事件中受伤,正接受治疗。死者中有不少是因之前伤势过重,救治无效而死亡的。
5、1954印度踩踏事件;
印度历史上发生的伤亡最惨重的踩踏事件是1954年在印度北部城市安拉阿巴德举行的印度教宗教集会上。约800人在混乱和踩踏中丧生。
6、2004北京市密云县踩踏事件;
北京市密云县2004年2月5日晚举办元宵节灯会时,因拥挤造成人员伤亡。有30多人死亡。调查认定,北京市密云县“2·5”特大伤亡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根据事故责任调查结果,依据有关条例、法规,经报国务院批准,市委、市政府决定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市委同意张文引咎辞去密云县县长职务,同时免去其县委副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7、2011马里巴马科踩踏事件;
2011年2月21日晚,马里首都巴马科一座体育场发生踩踏事件。根据政府公布的数据,事件已造成36人死亡,64人受伤。
8、2014上海外滩踩踏事件;
2014年12月31日23时35分,正值跨年夜活动,因很多游客市民聚集在上海外滩迎接新年,上海市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东南角通往黄浦江观景平台的人行通道阶梯处底部有人失衡跌倒,继而引发多人摔倒、叠压,致使拥挤踩踏事件发生,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2015年1月21日,上海市公布12·31外滩拥挤踩踏事件调查报告,认定这是一起对群众性活动预防准备不足、现场管理不力、应对处置不当而引发的拥挤踩踏并造成重大伤亡和严重后果的公共安全责任事件。
黄浦区政府和相关部门对这起事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调查报告建议,对包括黄浦区区委书记周伟、黄浦区区长彭崧在内的11名党政干部进行处分。2015年1月21日,上海市公布上海外滩踩踏事件遇难者家属将获80万抚慰金。
9、2015孟加拉国踩踏事件;
2015年7月10日,孟加拉国北部城市迈门辛在举行慈善活动时发生踩踏事件,造成至少23人遇难。这一活动是向穷人发放免费的衣物。事发时,大量的人群试图通过一个小门进入一家工厂。从当地的电视画面上可以看到,事发地散落着许多有血迹的鞋子等物品。孟加拉国警方称,踩踏事件已经造成至少23人遇难,大部分是贫穷、瘦弱的女性。据悉,有人在警方到达前已经把亲属的遗体运了回去,所以最后统计的遇难人数可能还会上升。
10、2001非洲阿克拉主场馆踩踏事件。
2001年5月,加纳警方发射催泪瓦斯驱散暴乱的足球迷时,在阿克拉主场馆引发踩踏事件,导致126人死亡,这是非洲足球史上最悲惨的足球灾难。
踩踏事件的起因
一、人群因过于激动(兴奋、愤怒等)而出现骚乱,易发生踩踏;
二、因好奇心驱使,专门找人多拥挤处去探索究竟,造成不必要的人员集中而踩踏;
三、人群较为集中时,前面有人摔倒,后面人未留意,没有止步;
四、人群受到惊吓,产生恐慌,如听到爆炸声、枪声,出现惊慌失措的失控局面,在无组织无目的的逃生中,相互拥挤踩踏。
看完上述我为大家盘点的各地踩踏事件以及起因,相信大家对踩踏事件的严重性已经十分了解了吧!踩踏事件往往是人多场所才会导致的,也有很多学校学生下楼梯时发生踩踏事件,我们应该加强对自身的保护安全意识!
踩踏事故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并非罕见。上海新年前夕发生36丧生的踩踏事件之前中国2014年至少还发生了三起多人丧生的踩踏事件。
四川甘孜康定县因发生地震造成塔公乡一所小学学生恐慌并引发踩踏事故有42名学童受轻伤。
2014年9月在云南昆明明通小学由于楼道被一块倒下的海绵垫阻塞造成先期下楼的学生摔倒后续下楼的大批学生不明情况向前拥挤酿成6名学生死亡、 26名学生受伤的事故。
2014年1月宁夏西吉县北大寺为信众发油饼时因过于拥挤发生踩踏事故造成14人死亡 10人受伤。
2013年2月湖北老河口一所小学近因教师未将唯一铁门打开造成踩踏事故 4名学生死亡。
2009年12月 湖南湘乡发生校园踩踏事故下晚自习的学生在下楼过程中拥挤踩踏造成8名学生当场死亡 26人受伤。
2009年3月同样在重庆一个保健品厂商搞促销活动免费发放洗衣粉 引发众多老年人哄抢造成两人死亡